《2025年老翁茶馆跨境电商的315焦点:思考与启示》
【老翁分享】今天我要从北京飞往杭州,参加支付宝的进口电商领袖沙龙。在开始写这篇稿件时,距离前往机场只剩一个半小时,时间紧迫,心情紧张,只能祈求灵感能在我有限的时间内涌现。
不过当我思考自己的这种准备状态,与近期遇到的跨境电商公关人员相比,我的紧张简直微不足道。就在315前夕,听说许多公关人员都因为工作繁重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跨境电商无疑是央视315晚会的一大焦点。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企业被点名批评,这让许多企业的公关人员松了一口气,得以安稳度过昨夜。
儿童用品被重点提及,这是最容易理解的,涉及儿童安全的商品至关重要,不合格率如此之高,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在我看来,今年央视的315晚会对于跨境电商的态度可谓是从轻处理。毕竟跨境电商是当前国家主推的一个领域,不能过于严厉打击。但这个新兴行业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能过早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之所以说是从轻处理,是因为实际情况更为严峻。假货泛滥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问题。当前的跨境进口电商市场鱼龙混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行业发展历史遗留问题。我们都知道进口电商的前身是代购。过去那些利用政策漏洞、走灰色清关的代购行为虽然已被禁止,但仍有人暗中操作。一些早期代购者转型为合法进口电商后,其思维与方式并未发生太大改变,这为假货提供了生存空间。
关于代购,有一个有趣的段子:有一天我在楼下拉面馆看到了我的朋友,但他朋友圈显示他正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买LV。这种现实与社交媒体展示的差异令人哭笑不得。
《经济参考报》报道了一位北京的翟女士的经历。她从一个声称在美国做代购的女孩那里购买了价值两万多人民币的香奈儿黑色双肩背包,结果发现对方只是一个从未去过美国的重庆大二女生,包也是冒牌货。翟女士最近起诉了这位“美国代购”安小姐在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庭审过程中,安的代理人承认安从未去过美国,但声称包是从上游供应商购买的,微信内容也是转发上游的。
如今的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就在这样一个鱼龙混杂的环境中野蛮增长。从代购转型的中小商家、名门大派的进口电商平台等各色角色都混迹其中。
其次是流量端对国外供应链的把控不力。国内大大小小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掌握了海淘的流量入口。但由于商品和供应链源头在国外,许多新兴的中小平台没有能力去真正把控国外商品的来源,缺乏追溯体系。许多商品经过多次转手才到平台销售,这使得平台难以辨别货源真伪,假货得以乘虚而入。
许多平台过于关注抢占流量地盘而忽视了供应链端的投入和重视。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融资数额巨大,但企业都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更注重用户数、销售额的增长,对供应链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相对较少,这也给假货制造可乘之机。
我认为对于跨境进口电商平台而言发展的根本在于供应链。在这个网红盛行的年代里真正的好货依然能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说国内一些知名平台的负责人目前主要抓的就是供应链。聚美优品的陈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转型跨境电商后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外的供应链上聚美在跨境采购方面与国外的厂商直接合作。
短期内完全杜绝假货及劣品在跨境电商中是不可能的但行业若加以重视短期内有大幅度的减少却是可行的。值得欣喜的是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最近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30多家企业在杭州发起倡议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假冒伪劣实施多元共治他们希望行业内形成共识将产品的质量安全当作自我发展的生命线依托检验检疫系统的支持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通过过硬的质量管控能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心的消费环境为打造高质量的跨境电商平台而努力。
版权声明
风口星内容全部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本站所发布的一切学习教程、软件等资料仅限用于学习体验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请自觉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您喜欢该资料,请支持正版!